更多“患者男,62歲。因為"體檢發(fā)現(xiàn)左肺占位性病變2天"入院。既往有吸煙史35年。入院后行胸部CT示:左上肺葉直徑約2cm的占位性病變,縱隔內(nèi)未見腫大淋巴結。纖維支氣管鏡可見左上葉支氣管新生物,活檢示:高分…”相關的問題
第1題
患者男性,62歲。因為"體檢發(fā)現(xiàn)左肺占位性病變2天"入院。既往有吸煙史35年。入院后行胸部CT示:左上肺葉直徑約2cm的占位性病變,縱隔內(nèi)未見腫大淋巴結。纖維支氣管鏡可見左上葉支氣管新生物,活檢示:高分化鱗狀細胞癌。患者行頭顱MRI、腹部B超、骨ECT均未發(fā)現(xiàn)異常。若患者因心臟原因不能手術,那么在現(xiàn)有設備條件下,患者可選擇的最佳的放射治療為()
A.常規(guī)放療
B.立體定向放療
C.三維適形放療
D.四維放射治療
E.實時跟蹤放療
點擊查看答案
第2題
患者女性,57歲,因"咳嗽、胸悶半月余,加重2天"入院。胸部CT示:右上肺葉外周帶占位性病變,縱隔淋巴結腫大、增多,右側中等量胸腔積液。胸水細胞學可見腺癌細胞。頭顱MRI、腹部B超、骨ECT均未發(fā)現(xiàn)異常。若患者PS評分為1,那么首選的治療方式應當為()
A.手術
B.化療
C.放療
D.分子靶向治療
E.最佳支持治療
點擊查看答案
第3題
患者男,62歲,因“咳嗽、咳痰6個月,聲嘶1周”來診。吸煙史20余年。查體:左側聲帶活動受限。胸部CT:左肺下葉腫物,直徑約5cm,隆突下、中上縱隔兩側可見多個直徑2~3cm淋巴結。腫物病理:低分化腺癌。分期屬于()
A.T1N2M0
B.T2N2M1
C.T2N3M0
D.T3N2M0
E.T3N3M0
點擊查看答案
第4題
患者男性,63歲。因"胸背部疼痛3月余,加重1天"入院。胸部CT示:右上肺占位性病變,縱隔淋巴結腫大、增多,T9、T10椎體骨質(zhì)破壞。纖維支氣管鏡于右上肺葉支氣管處見新生物,活檢示:低分化腺癌。骨ECT示:T9、T10、L1、右側第5肋骨轉移性病變。頭顱MRI、腹部B超均未發(fā)現(xiàn)異常。若患者目前身體活動正常,那么應當接受的治療不包括()
A.鎮(zhèn)痛治療
B.手術
C.化療
D.T9、T10椎體放療
E.雙膦酸鹽治療
點擊查看答案
第5題
患者男,54歲,因發(fā)熱,咳嗽,咳黃痰伴左肩疼痛1周余入院,3個月前曾因左側肺炎,在當?shù)亟?jīng)抗生素治療后好轉。既往有吸煙史30年,20支/d。體檢:體溫38℃,心率85次/min,左鎖骨上可觸及黃豆大小淋巴結2個。左肺呼吸音稍低,未聞干濕啰音。此時診斷考慮的疾病是()(提示:胸片復查示左下大片密度增深影,胸部超聲提示左下有液性暗區(qū)。)
A.院內(nèi)獲得性肺炎
B.左下葉肺不張
C.膿胸
D.肺梗死
E.吸入性肺炎
F.血胸
點擊查看答案
第6題
男,72歲,因呼吸困難,雙下肢水腫、尿少2天入院。既往有慢性咳嗽、咳痰史25年,冬季加重。以下檢查中對診斷肺心病最有幫助的為()
A.心電圖檢查示ST-T改變
B.胸部正位X線檢查示心尖上翹或圓尖
C.肺功能檢查示彌散功能障礙
D.X線檢查示肺紋理粗亂,雙下肺斑片影
E.心電圖檢查示Rvl+Sv5≤1.02mV
點擊查看答案
第7題
男,46歲,體檢胸片發(fā)現(xiàn)左上肺直徑約1cm結節(jié),痰液檢查未發(fā)現(xiàn)癌細胞和抗酸桿菌,纖支鏡檢查為陰性,但患者心理壓力極大,要求電視胸腔鏡手術有關肺內(nèi)小病灶的術前定位手段應除外()
A.胸部CT
B.胸部CT或B超引導下用美藍注人病灶
C.胸部CT或B超引導下醫(yī)用膠水注人病灶
D.胸部CT或B超引導下帶鉤鋼絲固定病灶
E.胸部B超定位
點擊查看答案
第8題
男,22歲。發(fā)現(xiàn)左胸前壁無痛性腫物3個月。查:左胸前壁有一直徑約6cm包塊,皮膚溫度不高,無壓痛,有波動感。入院后查血沉6mm/h。為進一步明確診斷,首先應行哪一項檢查()
A.胸部X線檢查
B.胸部CT檢查
C.腫物B超檢查
D.腫物上方穿刺
E.查結核抗體
點擊查看答案
第9題
男,22歲。發(fā)現(xiàn)左胸前壁無痛性腫物3個月。查:左胸前壁有一直徑約6cm包塊,皮膚溫度不高,無壓痛,有波動感。入院后查紅細胞沉降率6mm/h。為進一步明確診斷,首先應行哪一項檢查()
A.胸部X線檢查
B.胸部CT檢查
C.腫物B超檢查
D.腫物上方穿刺
E.查結核抗體
點擊查看答案